一、项目意义
十六团位于塔里木河源头,环境优美,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不仅有林地、池塘、果树、棉花地、水稻地、河流等自然资源,还有塔河文化、屯垦文化、昆岗文化、龟兹文化、丝路文化、宗教文化等特色文化旅游资源。
为响应兵团和师市提出的连队产业转型战略,十六团把十六连、十三连、二连定位为旅游转型连队,三个连队依托塔河源大景区,实行产业转型升级,力求转出特色、转出成果、转出效益。在连队产业转型升级工作中,规划将按照“一连一品、一连一特”的原则,整合连队乡村旅游资源,达到连队资源优势互补、共促连队美丽乡村建设,因地制宜地定位十六连为塔河田园休闲服务区、十三连为果渔农家休闲娱乐区、二连为西域文化休闲体验区。
规划将以这三个农业连队为转型升级示范单位,将原连队居住区人力资源和各类要素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促进连队从传统农业向乡村旅游产业转型,进一步优化连队产业经济结构,促进职工从传统农业向现代服务业就业转换,提高基层职工群众的收入水平,提升连队村庄的改造水准。三个连队美丽乡村的建设将促进各连相互学习,对于团场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增收有着重要意义。
二、策划目标
塑造“美丽十六团”连队旅游转型升级范本
连队旅游转型升级的引领者
连队产业优化升级的先行示范
以连队发展逐步带动塔河源区域旅游休闲产业发展
通过乡村旅游规划和休闲农业发展促进连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传统农村向特色乡村转型、农民向旅游从业者转型。
三、形象策划

四、业态设计

五、项目示例
1、思源农庄
设计思路:以塔河源文化为基础,以农耕文化为突破点,设计一座集餐饮、住宿、娱乐为一体的主题农庄。一栋房子为一个民宿,食住齐全。
◆房子外墙进行绘画处理,整体营造出朴实自然的田园风情。
◆房屋内部以塔河风光为主题进行装修,可采用油画、刺绣、木雕等装饰。
◆游乐方面,体验最原始的农林牧渔耕作方式,学习最先进的节水技术,以突出“思源”主题。

2、农机具展示中心
设计思路:将原有农机站提升改造,保留原有功能的同时,内部设置农机具展示中心,展示塔河源农耕文明中生产工具的变化,也是农具科普的一部分。
大门设计改成拖拉机造型,两侧墙体书写“务农耕、办企业、财源滚滚流进农家乐,勤种田、闲生产、机声隆隆富到勤劳家”这样的激励词句。

3、果艺休闲馆
设计思路:建筑造型采取整体木屋形式,通过图片、文字等方式介绍果树园艺发展的而历史,同时设置果品造型馆和水果艺术馆,展示不同的果品造型和水果雕刻、水果堆砌、水果画等,同时设置DIY花园区供游客参观。

4、九门
设计思路:景区大门名出《山海经》:“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羽莫能上冈之岩。”寓意神圣吉祥之门,其中八个门为可见门,另外一个为无形之门,“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通过旅客的内心去自然体会。大门整体以黄色调为主,采用传统的土坯房建造工艺,黄色土质源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自然色调,表现出屯垦区荒凉狂野的特点,流线律动的形状展现无限生命力,高耸的碉堡式造型体现军队防御的特点。大门前的花卉树木为大门点缀生机,象征塔河源地区的欣欣向荣。

5、景观小品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