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规划主站

休闲农业中心

江西分院

案例背景图
案例
Case
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案例
内蒙古哈素海旅游区开发项目总体规划

内蒙古哈素海旅游区开发项目总体规划

地  域: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时  间:2006 年
类  型:湿地旅游
项目介绍

一、项目缘起

        敕勒川(哈素海)旅游区处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自治区最大的城市包头市和发达的草原新兴城市鄂尔多斯市形成的内蒙古“金三角”腹地。作为内蒙古三大“海”之一,哈素海具有天然的资源优势,在周边150平方公里范围内,哈素海旅游区是唯一个湖泊景区,这种资源其在西北干旱区域,形成了较大的吸引力。哈素海不但拥有湖泊、湿地、河流、鸟类、鱼群等自然景观,更因一首“敕勒歌”而闻名,具有浓厚的人文旅游资源。哈素海旅游区虽然开发较早,在市场占据一定先机,但是目前正在面临生命周期危机,旅游市场发展停滞萎缩,面对如此困局,哈素海旅游区亟待旅游产品升级,通过创新旅游产品实现旅游产业复苏。

二、背景分析

1、自然背景

        远古壮阔草原,今昔荒莽草地;海子生态环境优越,物产丰富;湿地景观独特,类型多样纷呈;典型北方气候,适游期短;北部土壤盐碱程度重。

2、社会背景及经济背景

        地处“呼-包-鄂”金三角经济圈中;蒙汉共存,文化交融,和谐发展;三产发展迅速,产业关联度欠缺。

三、发展历程解读

1、探查期、参与期

       旅游地的生命周期始于一小部分具有冒险精神、不喜欢商业化旅游地的旅游者的“早期探险”(exploration)。在“参与”(involvement)阶段,由于当地人们积极参与向消费者提供休闲设施以及随后的广告宣传,使旅游者数量进一步增加。

       哈素海旅游区开发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当地政府与居民积极参与促成了哈素海由一个普通的渔业基地、水域景观发展为当时的旅游观光地。

2、发展期

       20世纪80至90年代,景区处于发展时期,吸引了一些呼和浩特、包头等周边城镇的游客。

3、巩固期

       1993年,哈素海度假村成立,景区发展较快,成为内蒙古西部地区著名景区,吸引着大量来自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以及晋、陕、冀的游客,10多年时间内共接待游客16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000余万元,利税100多万元。

4、停滞期

       近年来,由于周边旅游景区数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哈素海的部分游客,加之哈素海旅游区的旅游产品没有顺应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其所提供的旅游产品严重滞后,不能满足广大旅游消费者的需求,近年发展进入了停滞状态,年均游客量徘徊在15万人左右,经济效益不理想。游客多为呼和浩特、包头等周边城镇周末出游的游客。

四、前景展望

       敕勒川(哈素海)旅游区在经历了大多数景区都要经历的各个发展时期后,面临着就此衰落或再度复兴的历史抉择。尽管近年来,其旅游接待人数及旅游收入逐年下降,景区进入停滞期,但仍应看到敕勒川(哈素海)旅游区自身的优势以及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为其复兴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

1、良好的区位条件

       敕勒川(哈素海)旅游区位于“呼-包-鄂”三市的金三角区域,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

2、“金三角”内唯一的水域风光

       在“呼-包-鄂”三市的金三角区域中,敕勒川(哈素海)是唯一的一片大面积水域景观区域,由于内蒙古西部地区主要的景观是草原以及生态破坏后的盐碱荒滩,因此,在这一区域中,这么一大片水域,自然成为除草原及荒滩外,最为独特的自然景观,具有独一性和排他性。也正是这一片水域,将成为敕勒川(哈素海)旅游发展的最好卖点和景区的“魂之所在”。

3、乡村旅游及自驾车旅游的迅速兴起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同时,乡村旅游正成为各个地区旅游的热门话题,且乡村旅游的旅游收益也在迅速增加,来自城市的游客或可乡野篝火旁烧烤野炊,尽享浓浓的民风乡土之情;或可垂钓于田野坡塘,体味乡村文化;还能徜徉田园,亲手采摘时令蔬菜、新鲜水果,与农家分享收获的喜悦,尽情享受假日的闲暇。

       自驾车旅游也构成近年旅游出行的主力军。自驾车旅游与普通的旅游有所不同,一般选择一些人迹较少但景致颇佳的地方,火车、飞机等现代交通工具不易直达而相对公路状态较好的线路,这样汽车就显示出了它的优势,而未来敕勒川(哈素海)也将打造优质水域景观的基础上,提供自驾车游客需要的各项旅游设施。

五、总体发展目标定位

       哈素海旅游区总体发展目标的确立,需要从基于其自身资源(自然、文化属性)的分析、现有开发状况的分析、文化品牌分析以及所属区域发展需求这四方面来综合考量。

哈素海的旅游发展总体目标是:以水域景观、水域休闲、水域时尚、水域特色为主题,将哈素海旅游区建设成为个性鲜明、以水为魂、时尚独具、文化独到的湿地家园,成为呼和浩特市的城市新空间。

六、功能目标

       敕勒川(哈素海)旅游区的开发将实现以下五个功能目标: 

       1、呼包鄂都市居民的周末度假目的地(包括侨居的外国人和当地居民)。这些人渴望逃避城市生活。他们将会探访湿地,有的会入住农牧民的家庭旅馆,有的会住在环境优美安静的低密度度假村或水岸度假村中。 

       2、从内蒙其他地方分流而来的游客的旅游目的地。

       3、从长远来看,将成为与水上运动和湿地生态旅游相关的特色度假旅游地。A)具备游艇码头等水上活动设施和其他特殊的水上体育运动设施;B)成熟的湿地生态旅游业和湿地保护体系。 

       4、MICE(会展、奖励,以下简称会奖)旅游目的地。本度假旅游区安静隐秘、环境优美,与普通的城市会奖目的地完全不同,将为会奖旅游者提供一个崭新的机会。 

七、总体风格及景观营造

       哈素海旅游要着力打造“高原碧玉”的总体风格,在整个策划区域内,特别是环湖堤岸及湖面,人为营造景观节点,改变现有的单一景观所造成的视觉审美疲劳,不断刺激游客的视觉兴奋点。

1、典型湿地景观营造

       现有的滩涂湿地、河流湿地应逐步恢复其自然状态下的植被特色,形成天然的湿地景观游览区域。

 

 

2、湖面芦苇景观营造

       湖区东南侧,芦苇生长茂盛,面积大,在此区域设计苇荡迷宫,游人可划小船进入迷宫,智趣盎然,乐不思蜀,同时也制造了别样的大地艺术。

 

 

3、建设湖心岛景观

       目前,游人乘船进入湖中,仅为观光游览,没有湖面上的视觉焦点以及可供游客停留之地,建议在多湖面水深进行详细勘查后,选取水位较浅处,填湖造岛,体现中国古典园林“一池三山”的设计思想的同时,可为游客提供可在湖中停留的机会,也可在湖心岛设置特色餐厅等项目。

 

 

4、环湖景观带节点景观营造

       环湖道路采用天然石板及块石铺筑,保证路基稳定、美观,且环湖路可分为多段,采用不同设计风格铺筑,避免视觉审美疲劳。

 

 

       在环湖道路外侧,重点培植行道树景观。形成“景观廊道”。道路以外区域可根据原有地貌及植被特点,营造成片的植物景观。如滩涂地段,大面积营造湿地水生植物以形成景观;陆地地段可营造花灌木群景观,且注意植物季相搭配,力争三季有花,三季有果。使游客在环湖游览时,视觉始终处于变化刺激中,增加游览的新奇性。

八、项目示例

(一)哈素海国际会议中心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迅猛发展,内蒙古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尤其四呼包鄂金三角区块日益成为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热点,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巴彦淖尔等大中城市的政府机关、企业及其它非政府组织的会议需求将进一步扩大。这些来自喧嚣都市的游客都试图寻求一个能远离闹市、享受自然景观而且交通方便、设施齐全的商务洽谈及会议举办地。哈素海自然景观独特而优美。其策划的基本思路为:突出“水”的主题,营造出“会在水中开,人在水上游”的氛围。建设集会议、会展、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商务旅游休闲区。专业一流的商务及会展配套设施加上宜人的水上美景,将成为机关企业召开会议、厂商举办会展、客户洽谈生意、公司团队活动的上佳目的地。 

 

 

       同时该区作为景区陆路交通的集散地,将整个景区的游客服务中心设于此地以更好的服务游客。因此,哈素海国际会展中心及其附属设施实际上是本旅游区的旅游功能集聚点,集会议、商务、餐饮、娱乐、交通集散、游客服务等功能为一体。 

(二)哈素海湿地生态旅游基地

       湿地旅游区作为本次策划的重点和亮点,其指导思想是充分利用和保护现有湿地资源,开发多元化的湿地生态旅游产品,营造出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景观和氛围,游客在其中观光、体验以及学习生态知识;以渔家生活民风民俗为源头,挖掘渔家文化,使游客亲身体验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渔家风情;开展科学研究和湿地生态教育活动,建立该区域为哈素海区域长期定点湿地教育和研究基地,强化湿地品牌效应,保护珍贵湿地资源。将哈素海旅游区建成为“湿地家园”。 

 

 

创行合一机构

旅游规划设计中心: www.cxhyplan.com

休闲农业创意中心: www.cxhyplan.net

咨询热线: 400-0802-918

咨询QQ: 805675203

 

北京创行合一规划设计院,一站式旅游策划规划设计院,专业从事旅游规划设计、乡村旅游规划案例,拥有甲级旅游规划资质。"十年磨一剑"经历长期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累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