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核心功能区总体策划
一、项目背景
太湖流域,曾经最经典的江南,正如杜荀鹤《送人游吴》诗云:“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仿若一幅写意水墨画,描绘了江南最具典型意义的吴文化源地。
在现代化的物质驱动之下,今日的江南,早遁为一个想象中的词语,一种形式的宣扬。如今的太湖流域、现实的江南之地,已是大片的工业区、城镇区,稠密的人口、四通八达的道路、喧闹嘈杂的工商业。经典的江南意象已经越来越疏远,越来越面目全非。只有环太湖周边几个封闭的以旅游形式存在的古镇,勉强以江南的外观兜售着江南的意象,然而“形虽存而神不再”。
二、存在问题
今日的湖州,正在以积极勃发的精神进行一场太湖&江南、旅游&文化相融合的先锋试验,以“南岸新势力”的姿态宣告自身的归位甚至超然,以旅游的旗号全面解读与铺装湖州乃至经典的江南文化,形成个性的城市精神。然而,强邻环伺——苏州园林、杭州西湖、“烟花三月”的扬州乃至乌镇、周庄古镇甚至人造的杭州宋城、无锡灵山大佛都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分割了人们对江南和太湖的想望。与之相较的,是湖州太湖度假区在环太湖存在抽象的意向弱势(长三角地区有4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其中苏州与无锡更是先占了“太湖品牌”,其他中小度假区不计其数、蜂拥而起)。
三、规划思路
在现代世界的喧嚣中,日渐沉入黑暗的经典江南能否重见天日,关键在于如何建构出一种可以在现代条件下指称自身、表象自身、自己让自己出场的江南与太湖话语。并且,通过这种还原江南本色的话语,让隐匿于现实世界中的经典江南文化及其精神,隆重的完成“还乡之旅”。因此策划本身,与其说是一个旅游项目毋宁说是对一种文化的诠释与解构。
在现代情境以及现代人的需求衡量中,如何找到太湖、江南和江南情结的“还乡之路”,其核心就在于表达太湖的性灵,为湖州太湖度假区注入经典江南的“灵魂”。缺少了这个“灵魂”,那些规划和意向中的高尔夫球场、国际宾馆酒店、娱乐设施、别墅群都很难有其实现的基础和依托。因为,作为长三角二线城市的湖州难以与上海、南京、杭州以及苏州、无锡相较。
四、定位
形象定位:经典江南,太湖左岸
形象口号:我休闲,故我在
功能定位: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是一个体验型的生态文化旅游社区,它将集约化、规模化地实现文化观光与休闲体验(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郊野康体休闲、生态度假、会议宴会功能。
五、空间布局
“太湖左岸”的建设将以包含现状邱城遗址、规划邱城小镇和纸厂区块在内的区域为核心进行布局。根据现有场地的条件以及格局,“太湖左岸”建设划分为四大功能板块:
邱城遗址:邱城之丘。范围:现状的邱城山及其周边。
邱城小镇:生活的非常江南。范围:规划中的小镇范围。
LOFT娱乐城:派活的后现代先锋。范围:废弃的纸厂。
主出入口:太湖旅游度假区的门楣。范围:纸厂以南与主干道便利连接区域。
六、示例项目
1、LOFT娱乐城
娱乐城是娱乐型休闲和会员制的活动区,是湖州太湖度假区张扬其“左岸”魅力的先锋场所。
LOFT,不只是风格各异的画廊、行为艺术展厅、咖啡屋、酒吧、工艺品店的集合体,更是一个闹中取静安详的生活空间。纸厂旧有仓库和高大空间建筑的有机利用,意味着先锋意识与传统情调共存,实验色彩与社会责任并重,精神追求与经济筹划双赢,精英与大众的互动。它是21世纪“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呐喊,提供了一个源于个人却为大众关注的、基于行为却具表达力的、创作艺术却归于生活化的异质空间。
2、邱城部落
地理位置:邱城山与纸厂的中间,东与邱城小镇规划范围为邻,西界太湖大道。
场景塑造:区域主要为静态的景观背景营造,以邱城文化&马家浜文化体系中的“耕、织、玉、陶、鱼”元素为主体,用颇具寓意而又现代感鲜明的命名,根据原有地形的自然指向性,进行空间布局和设置,营造出真实的场所氛围。
其中静态表达类型的展示产品项目“稻耕田”、“桑林织纺”和“制玉工坊”作为邱城部落景观点睛之笔和文化表现之处,以场景化手法简约而真实的表现历史时空的概念,不设服务、不搞活动,“我在故我思”的“形静心动”的表达,更能打动人。
“稻耕田”示意图
“制玉工坊”示意图
|
创行合一机构
旅游规划设计中心: www.cxhyplan.com
休闲农业创意中心: www.cxhyplan.net
咨询热线: 400-0802-918
咨询QQ: 80567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