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规划主站

休闲农业中心

江西分院

研究频道背景图
研究
Research
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研究 >研究文章

中国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创行合一  来源:北京创行合一规划设计院  日期:2013/11/4 

一、管理体制的局限性

 

  (一)多头管理、条块分割

 

  目前我国旅游景区由不同政府部门管理。据初步统计,我国旅游景区归属部门多达12个,我国旅游景区名义上属于国家所有,实际上中央、省、市、县和乡各级政府及其部门都能出面操作。往往在同一景区内,建设、文物、林业、水利、旅游等多个部门插手管理。

 

  以山西风景名胜区为例,一个风景名胜旅游区内共有五个同等级别而又互不隶属的管理机构,一是风景管理局,隶属城建部门,专门负责景区内的山水树木、自然景观及整体规划的审批和基础设施的建设等。二是文物局(站),属于文物部门,专门负责景区内的文物古迹的管理、修缮等。三是宗教局(处),属于宗教部门,专门负责景区内所有的和尚、尼姑等出家人的管理、待遇和政策等。四是旅游规划旅游局,属于旅游部门,专门负责景区内的旅游开发、服务设施、组团参观和宾馆定级等。五是当地政府,这是属地领导,景区内的治安、物价、村镇等其他四家不管的都属它管,甚至其他四家管的它也交叉管理。如山西广胜寺,庙是文物部门管理,而庙里的和尚是宗教部门管理。又如莺莺塔,塔是文物部门管理,而塔下的庙却属旅游局管理。五台山菩萨顶、白塔是文物部门管理,而庙却由宗教部门管理。

 

  (二)行政事业性管理,产权主体缺位

 

  目前我国旅游景区基本上都属于行政事业性管理,景区的经营权、所有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归同一行政部门所有,形成实际上的产权主体缺位。

 

  旅游景区的多头管理、条块分割,导致了旅游景区宏观规划和微观发展都呈现出无序状态。由于旅游景区属行政事业性管理,工作人员经营意识淡薄,服务意识差,缺乏主动性;资金来源主要靠财政拨款和门票收入,资源保护费用严重匮乏;机构臃肿,冗员众多。这种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导致了众多的旅游景区一方面是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另一方面是景区开发的无序、低效以致破坏,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二、市场定位泛化

 

  在我国,景区开发一般对应的都是大众市场,但对大众市场的分层研究做得还不够,市场定位泛化现象严重,影响了景区的经营绩效。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发育,市场的分层定位越来越重要。

 

  市场定位的实质在于取得目标市场的竞争优势,树立景区的形象,明确其潜在竞争优势。其目的在于积聚景区的优势和特点,将本景区与其他竞争对象区别开来,树立鲜明的市场形象。,而我国许多景区由于市场定位泛化,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导致景区主题不鲜明,没有明确的旅游形象。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对共性较大的旅游资源开发过多,而对独特性较明显的旅游资源开发不足,旅游资源的开发仅停留在表面,个性化的深度开发较少。如我国90年代以来人造景观大规模建设,因为市场定位泛化,景区雷同现象严重,导致普遍亏损。又如溶洞资源作为共性化较大的一种资源,前几年出现了溶洞开发热,溶洞景区遍地开花,且对溶洞资源的开发多是以游览观赏为主,对与旅游资源特色相协调的整个景区形象塑造缺乏思想认识、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

 

  旅游景区开发要结合旅游资源的特点、以市场为导向,不能有什么资源就开发什么资源,而应首先研究市场。目前我国旅游景区市场定位泛化,主要原因在于对市场需求缺乏清楚的认识。从目前大量景区开发的策划书和规划书中看出,旅游市场主要根据地域范围进行划分,以景区为中心向外划圈,分为周边、省内、省外、国内、国外,而缺乏对建立在资源基础上的市场导向的具体分析。

 

<<12>>

创行合一机构

旅游规划设计中心: www.cxhyplan.com

休闲农业创意中心: www.cxhyplan.net

咨询热线: 400-0802-918

咨询QQ: 805675203

 

北京创行合一规划设计院,一站式旅游策划规划设计院,专业从事旅游规划设计、乡村旅游规划案例,拥有甲级旅游规划资质。"十年磨一剑"经历长期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累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