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规划主站

休闲农业中心

江西分院

研究频道背景图
研究
Research
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研究 >研究文章

中原历史文化旅游区发展目标和战略

作者:  来源:北京创行合一规划设计院  日期:2013/7/15 

一、战略定位


  (一)国家要求: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


  挖掘中原历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升全球华人根亲文化影响力;培育具有中原风貌、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二)旅游响应:华夏文明大观区,国家文化公园省


  中原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和大观,中原地区就是天然的文明大观、文化公园,河南建设国家文化公园省、中原建设华夏文明大观区,有差异、有梯度地推进中原区域旅游、文化全域化发展,成为世界人民的文明朝圣地,中国人民的国民文化休闲地、精神大花园。

 

  因此,根据中原旅游区旅游资源本底,确定以中原旅游区悠久厚重的古都文化、绵长深厚的历史文化、佛道宗源的宗教文化、百姓归宗的根亲文化、丰富多彩的黄河文化及地域文化、名扬天下的名山文化等为依托,以建设“中国极品、世界一流”为目标,把中原旅游区建设成为集文化品赏、历史怀古、文化创意、民俗体验、山水休闲度假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级文化旅游示范区、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


  创新确立建设世界一流的历史文化旅游大区、国际著名世遗文化旅游区、国家级文化创新旅游示范区、中国文化旅游创意产业集聚区等“四区”和中国文化复兴教育基地、全国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全国文化旅游示范基地等“三基地”的战略定位与目标。


二、发展目标


  (一)总体理念

  
  要利用工业化时代的眼光,挖掘独特的生态优势和文化优势,用创意做引擎,用创新做推力,打造原生态、特色强、高附加值的旅游精品。通过旅游产业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四化融合”,实现中原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的有机联劢,共同发展。要以生态为基底,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支撑,加快绿色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开拓一条超常规、跨越式癿特色高效生态经济之路,一条绿色转型、环境友好型的低碳式经济之路,以及一条高水平、可持续的生态文化旅游发展之路。


  (二)文化目标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旅游 文化内涵,充实、打造“多彩”文化特质,探索特色民 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新路,促进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有效提升贵州文化品牌与知名度,加快国际化进程,努力把建设成为面向世界的文化交流重要平台。建设富有 魅力、文化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安乐的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


  (三)总体目标


  通过全省动员、全民参与、全方位统筹、全产业融合,将河南省建设成为文明大观、文化公园型的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癿地、休闲度假胜地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到2020年,全省旅游经济总量、旅游服务质量和旅游综合实力等大幅提升,实现由旅游资源大省向生态文化旅游强省跨越。


  (四)产业定位


  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绿色转型的示范产业、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幸福产业。


  (五)经济目标


  预期2015年,河南省旅游业总收入有望达到3745亿元,2012年,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3.63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336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07%、20.06%,分别高于全国平均增速8个和6个百分点,在发布的规划意见稿中,相关制定者认为,河南旅游业的增速要高于全国旅游业增速,超过全省GDP增速、服务业增速。


  2015年,国内外游客接待量有望达到3.9亿人次,其中,境外游客37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3745亿元,相当于全省同期GDP的13%左右,力争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省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把河南省打造成为中部龙头、全国一流、具有较高国际水准的旅游目的地,实现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强省的新跨越。


  (六)社会目标


  到2015 年,旅游带动就业达到130 万人,通过旅游受益 人群达300 万人以上,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农村就业 人员的 20%和全省旅游总收入的 20%来自乡村旅游。到 2020 年,实现旅游带动就业人员达到 300 万人,通过旅游受益人 群达 700 万人以上,旅游业成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 径、居民劳动致富的重要渠道,旅游业成为幸福导向型的民 生产业。旅游业在生态保护、文化繁荣、形象提升、民族团 结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凸显,成为促进贵州社会发展的重要 力量。


  (七)生态目标


  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促进生态保护,强化环保意识,提升环境质量,改善人居环境,促进 “两江”上游重要生态屏 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着力发展环境友 好型的现代旅游产业,建设完善的绿色产业体系。


三、模式创新


  (一)全域统筹发展模式


  通过上下联动、条块联动、内外联动、统筹布局,实现全域化、全方位、多部门统筹和全民参与,落实涵盖18个市为中心的旅游精品项目、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育与文化事 业建设,形成全域统筹、梯度推进、重点突出的全省旅游产业生产力布局,构建全域覆盖的文化景观格局。


  (二)四化融合发展模式


  推动旅游产业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强化旅游的先导、关联、带动作用,形成三化同步、四化融合,推动农业围绕旅游提升、工业支撑旅游做强、三产依托旅游延展、文化联姻旅游做大、城镇结合旅游做靓、百 姓参与旅游受益。


  (三)圈层保护开发模式


  圈层保护开发模式包括1+1 模式(一个核心保护区内圈+ 一个配套的旅游功能区)、1+N 模式(一个核心区内圈+多个旅 游功能区)和N+1 模式(多个村镇+一个旅游功能区)。核心圈主体功能为保护和展示,交通宜畅达而不直达,宜采用徒步、骑马、自行车或其它环保代步工具方式进入,鼓励网络预约、智慧旅游、社区参与等。外围属综合服务配套圈层,交通畅通直达,主体功能为休闲度假、服务配套与产业发展,引入国内外品牌服务供应商和产品供应商等方式提高服务品质。


  (四)快进慢游模式


  加快航空、高速公路、高铁和城际轨道等 “快速交通” 建设,提升河南交通的快捷畅通,保障旅游的可进入性;同时,通过系列风景道、绿道和旅游廊道等的建设,以及立体 化、多样的旅游交通方式设计,打造 “慢游中原”的深度体验旅游。


四、发展战略


  本规划根据中原历史文化旅游区发展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创新提出文化强域、四度突破、强强联合、区域统筹、品牌创建和国际接轨等六大发展战略,大力开发中原旅游区旅游资源,实现文化强国战略,发挥旅游“软实力”。


  (一)文化强域战略


  中华民族正在经历一场伟大的历史复兴,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快速而深刻的变化,也无一例外地感受到了这个快步前行的巨人给世界带来的震动。中华民族的复兴注定不可能是一个静悄悄的事件,它注定要成为全球瞩目的大事。在这样一个历史时刻,中国将何去何从,的确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人们对此的关注不仅仅局限于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而同样关注于经济实力背后的文化。因为文化会决定经济实力如何使用、经济增长后劲是否充沛,以及我们将成为一个怎样的社会。


  中原历史文化旅游区,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镶嵌在中原大地,期间3000多年20多个朝代200多位帝王的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地,1500个姓氏先后建业、封疆于此。如同裴李岗、仰韶、龙山文化群和甲骨文凝聚先古智慧的同时,一轮围绕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时代迈入了全盛机遇,因此,用文化强域战略指导旅游产品的开发,发展中原历史文化旅游区的文化优势,实现文化崛起的目标。


  (二)四度突破战略


  高度:在中原经济区战略中,传承创新华夏历史文明区已河南重要战略定位,站在世界版图中,在全球竞争发展的“新形势下,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中原历史文化旅游区站在国家层面,全球层面,发展文化旅游,保护文化遗产,凝聚文化内涵,增强国家竞争力。


  力度:目前,比如河南省旅游发展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河南旅游企业犹如一盘散沙各自为战,产品整合不够,景区大产业观念尚未确立,仅靠提高门票增加收入,旅游产品开发重复,各地类似等问题,因此在项目开发上需要力度,中原历史文化旅游区内这些遗址文化、宗庙文化、山水文化、人物文化、姓氏文化、丝绸之路等不仅聚焦着世人的目光,推动了当地经济、产业的迅猛发展,为中原文化的不断传承、创新提供永不止息的创作源泉,更为当地的经济结构调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开发旅游产品。


  亮度:在项目策划上,需要增加亮度,需要改变,需要打造中原优秀的历史文化、人文精神、自然景观,围绕文化打造产业软实力,利用多媒体、网络、新媒体、影视等多种方式将文化产业和科技结合,将文化内涵落实到景区内,增加旅游者的互动体验,实现文化旅游的创新。


  活度:中原文化体制改革在中原影视城、动漫基地、文化产业园区,南水北调、丝绸之路、长城遗址等系列文化长廊,历史名城、寻根文化、释放出的吸纳民间资本的体制活力,让古老的文明在闪烁中迸发出时代的气息与创造力。


  (三)强强联合战略


  旅游业的强强联合、联动式发展已成为区域旅游经济增长的重要战略和发展模式,遵循“区域联动、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加强区域联动,开发多层次旅游产品;加强与周边省市的区域合作,联动开发建设一批跨行政区域的旅游精品线路。捆绑旅游景区把各地旅游者连接在一起,并使之成为一体化的产业链条,为游客提供系列化和连续化的旅游服务,以提高旅游经济效益和稳定旅游收入。例如:开封市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宋都文化在全国具有知名度,应该大规模大手笔的组合开发,捆绑景区,把清明上河园、开封府、龙亭、包公祠、天波杨府、御街等进行联合捆绑,形成合力,提高旅游产业化水平。


  (四)区域统筹战略


  区域旅游合作,建设大中原旅游圈就必须支持鼓励大型旅游企业跨区域发展,进行整体统筹,随着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和旅游业快速发展,一批跨地区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正通过独资、参股或收购等手段来壮大自己。这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协调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中原经济区内各地要最大限度地开放市场,共同致力于绿色旅游通道的打造;政府要积极出台政策鼓励区域内有实力的旅游企业依法异地统筹经营,享受同城待遇;鼓励旅游企业打破区域局限,组建和发展跨区域、跨行业的大型旅游企业和企业集团;支持跨地区的旅游线路运营,旅游车船互通;共同商定相关优惠政策,发挥旅游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支持旅游企业做大做强。
 

  (五)品牌创建战略


  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的品牌定义,“品牌是用以识别一个或一群产品和劳务的名称、术语、象征、记号或设计及其组合,以和其他竞争者的产品和劳务相区别”。品牌的原意是“烙印”,用烙印把自己的东西与别人的区别开来。因此,差异与区隔无疑是品牌的核心特征。


  中原历史文化旅游区拥有中国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被称作是华夏文明的起源地,炎黄子孙的故里,现代全球影响力依靠的是看民族自尊心,民族创造力,文化的认同感,文化的传播,中原(河南)作为文化大省,如果创建中原大文化品牌,发挥文化软实力,必将助中国文化崛起一臂之力。


  (六)国际接轨战略


  目前,中国恰逢走向世界的历史机遇,文化成为各国竞争的实力印证,国际化对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国际化就是一个文化传播和融和的过程,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传统文化,是民族的,也是国家的。到国际化的过程当中,是民族的,也应该是世界的。


  中原旅游区的文化是华夏文化的精髓,与国际接轨是民族最根本的,也是世界上的人最享受的,享受的面积越大,人群越大,就说明你这个文化的价值就越大。

创行合一机构

旅游规划设计中心: www.cxhyplan.com

休闲农业创意中心: www.cxhyplan.net

咨询热线: 400-0802-918

咨询QQ: 805675203

 

北京创行合一规划设计院,一站式旅游策划规划设计院,专业从事旅游规划设计、乡村旅游规划案例,拥有甲级旅游规划资质。"十年磨一剑"经历长期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累计!